银河百科中心详情

首页 百科中心 【爆】深度报道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2期禹城篇

【爆】深度报道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2期禹城篇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2期 禹城篇

  禹城导河入海 功成之地

  □本报记者 雷 杨红卫 刘俊民文 吕超峰图

  有两个名称带有禹字的县级行政区,一个是河南的禹州市;另一个是山的禹城市。

  关于大禹的生功绩,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出生在四川北川,治水在黄河流域,功成在山禹城,定都在河南禹州,归葬在浙江绍兴。虽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但足见禹州和禹城两座城市与大禹的关系之密切。

  大禹治水十三年,最终在禹城导河入海大功告成,也将这座城与大禹治水的宏伟业绩密切联系起,成为重要的城市标签。

  8月28日,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到禹城市,探访大禹治水留下的历史踪迹,探寻大禹给这座城市带的文化遗。

  禹城市所在位置

  治水圣地

  从京台高速禹城出口下高速,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大禹治水群雕。

  群雕用优质五莲红花岗岩雕刻而成,气势雄伟,古朴浑厚,整个台990方米,象征禹城990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长20.13米,寓意2013年建成;基座宽5.2米,象征禹城52万人民;群雕整体高19.4米,其雕像高13米,寓意大禹治水13年;群雕台上方设有三级台阶,寓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在禹城,到处都能看到大禹留给这座城市的影响。大禹治水群雕是禹城市的著名地标。除此之外,禹城有140多个工业品街道村名含有大禹元素,大禹文化和大禹精神在禹城根深蒂固。先秦史学会特聘理事山省非物质文化遗大禹治水传说传承人尹继明对记者说。

  在尹继明的指引下,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到禹城市心的九一广场,这里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大禹像。大禹像高6米,基座高13.96米,呈八边形,直径20米,地面用花岗岩石板铺装,用草白玉栏杆围合,围绿化面积3500方米,并用绿色植物组合了弘扬大禹精神的文字图形,大禹文化墙长25米,镶嵌有大禹文化墙铭志。这里文化氛围浓厚,环境庄重典雅,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展示禹城人民自强不息传承大禹精神的文明窗口。尹继明说。

  位于市心的大禹公园更是禹城的网红打卡地。这座公园始建于1995年,总占地400亩,标志性建筑是13.8米高的篆体禹字雕塑。红色的禹字遒劲有力,在围绿树青草的掩映下格外醒目,再加上由不同字体书写的禹字组成的字墙,让人感受到大禹踪迹无处不在。

  大禹治水群雕

  缅怀大禹

  到禹城探寻禹迹,禹王亭博物馆是必去之地。

  为缅怀大禹功德弘扬大禹精神,1996年,禹城市委市政府在禹王亭遗址基础上修建禹王亭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36亩,是全大禹文化研究基地。

  博物馆门前的一副楹联德政勖民心自古清归大道,禹天兴运而今忧乐念先王。引人注目,赞颂了大禹的丰功伟绩。

  整个博物馆落坐北朝南,为仿明清建筑,由山门钟鼓楼享殿禹王殿禹王亭大禹文化长廊等组成。

  禹王殿占地300方米,总高度为16.7米,气势雄伟。正殿上方悬挂的匾额神功千古,是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时任禹城县令曾九皋亲笔题写的。两边楹联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是清康熙皇帝的撰词,上联写大禹的治水之能,下联写大禹的治之才。这14字,与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的十六字心传相呼应。对联的精一,就是十六字心传的惟精惟一,就是一心为公全心全意的至诚之心。

  大殿正是禹王像,左右两侧分别是皋陶伯益后稷姒启的塑像。其,皋陶是我法律界的始祖,他作士以理民,制定我最早的一部法典狱典;伯益为舜时的虞官,掌管山繁育鸟兽,是我畜牧业的始祖;后稷是舜时的司农,掌管农业教民稼穑,是我农业的始祖;姒启曾随父治水多年,后继承王位。

  博物馆最令人关注的是禹王亭。禹城百姓感念大禹治水功德,起初在具丘山上搭草亭祭祀大禹。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禹城县,始建禹王亭。后经诸朝历代扩建修补,至明代改建禹迹亭,清康熙五十三年重修,改称禹王亭。

  据当地的老人讲,日寇入侵时,禹王亭配殿被炸毁,主殿前厦被拆除;新成立后,经过简单修缮曾用作学校,文革破四旧运动被彻底拆除。

  1996年,当地政府在紧邻具丘山遗址的北侧,用土堆成十仞高的高台,在土丘南侧用条石修筑了66层台阶到达其顶部,在土丘顶部新建了高8米,呈八角形的古式亭阁,即为现在的禹王亭。

  禹王亭

  具丘遗址

  在禹王亭博物馆内,坐落着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具丘山。

  相传具丘山是当年大禹为察水势定流向所筑的高台,现高8米,南北长45米,西宽50米,有4000多年的历史。

  尹继明对记者介绍说,1974年,经考古人员发掘,发现了灰土层的存在和蛋壳陶石铲陶纺轮卜甲等古代文物。其,蛋壳陶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是龙山文化的主要标志,这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时期是相吻合的。

  具丘山所在的十里望村,村名历有着丰厚的历史意蕴。

  相传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禹城县建城之初,首任县令登城向西眺望,见有一丘郁郁葱葱,绿荫丛隐现着一间草亭,似有紫气缭绕。县令问当地一老者此系何山?

  这是具丘山。老者回答,并将大禹在具丘山上观察水势疏通河流之事告知县令,几千年,当地百姓为缅怀大禹为民造福之德,在具丘山上栽树培植花草结扎草亭,供奉禹王灵位,祈求禹王保护一方百姓安。

  县令问具丘山离县城多远?老者回答离县城十里,传说是禹治水留下的,从山上可观望十里,俗传‘十里望’。

  于是,县令将具丘山所在村庄定名为十里望,并组织人在城西门内修建禹王庙,在具丘山上修建禹迹亭。

  此后,历代县令都会在春节重阳节时赴禹迹亭拜祭。自唐至元,禹迹亭几次被毁,又屡屡得以重建。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广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时,曾撰文禹亭记

  一日者,闲游登眺,父老环拥而告余曰此山虽,一望而无际,称为禹城首景。古有亭焉,以纪禹功;今既废矣,我侯盍重建之。余也徘徊良久,顾瞻四方,见夫丘之下委蛇曲折,古漯河也;西川绕绿,水土也;黍稷翼翼,桑田盛也;杨柳依依,林木茂也;庐舍森森,民居稠也;行旅跻跻,履道坦也。非禹治之,孰治是也?

  治是大禹治水的关键所在,也是为政者的最高追求。曾九皋治县有方,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民安居乐业,他称此为禹王护佑之果,便募捐修建了禹王亭,并置祭田数亩,刻碑记载。

  曾九皋在禹城为官九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他离任后,为感念其功德,当地百姓为他立一‘去思碑’,现存于禹王亭博物馆内。尹继明对记者说。

  具丘山

  传承创新

  这幅作品名叫大禹魂,我们希望用炭雕作品弘扬大禹文化。8月28日,禹城市大禹文化业发展心组成员李勇拿着一幅炭雕作品对记者说,大禹魂将故事浓缩到炭雕上,体现出大禹带群众治水的场景,以此弘扬大禹文化,传承治水精神。

  年,禹城市一直致力弘扬推广大禹文化2001年9月,成立大禹文化研究会;2002年4月,与先秦史学会联合举办全首届禹城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年9月,召开第二届全禹城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举办大禹文化艺术节;2018年至2021年,连续举办民间大禹祈福和民祭大禹活动;2022年9月,成功举办德州市首届大禹文化节和大禹文化与时代精神讲堂;2023年7月,举办大禹文化研究专家聘任暨大禹创刊仪式。

  禹城市还将大禹文化列入青少年传承工程,推动大禹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编印大禹文化丛书大禹治水故事画本,创作舞台剧大禹治水,普及大禹文化。李勇说。

  与此同时,禹城市相继建设了以大禹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景观,策划推出大禹文化精品游线路,形成了以大禹治水群雕像为起点,途经大禹像大禹公园泺清河水利风景区徒骇河家水利风景区,以禹王亭博物馆为终点的大禹文化精品游线路。

  在文化业项目方面,禹城设立副处级事业单位大禹文化业发展心,统筹推进大禹文化研究滨河景区开发和大禹文化业发展。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是大禹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就是以禹王亭博物馆为心,勾勒了大禹文化景观大道和滨水休闲风景廊道‘两带’以及大禹文化田园度假滨水湿地都市休闲‘四区’的总体布局。相信随着工程的竣工,大禹文化游精品旅游线路将会吸引众多游客,大禹文化也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李勇对记者说。

  大禹魂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长研究员

  赵春青 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编辑刘靖雯 校对杨伟峰

  责编龚政明 终审杨红卫

上一篇:【火爆案例】杨勒抖音 抖音版花草 下一篇:【公司】网站运营数据报告洞悉网站运营状况 提升网站运营效率